申訴專員調查醫管局向市民借用輔助器材服務的程序和機制

橙新聞】申訴專員陳積志今日宣布對醫管局輔助器材借用制度啟動全面調查,直指現行機制存在「​​便民變擾民​​」矛盾。重點審查焦點鎖定「​​按金退還僵化程序​​」:當前規定要求借用人歸還輪椅、步行架等器材時,必須由原始繳款人攜帶按金收據親身辦理,即使器材完好歸還且他人代辦,或遺失收據皆無法取回押金,每件器材押金最高達3,500港元。

​陳積志指出​​:「這項規定對長期病患家屬尤其苛刻。有案例顯示,繳款人因住院無法親赴辦理,家屬雖歸還器材卻遭沒收按金,造成雙重經濟壓力。」

制度缺陷數據實證

  • ​服務規模​​:2023年醫管局借出輔具逾11萬件次,輪椅佔比達62%
  • ​經濟負擔​​:骨科患者平均借用期達14週,按金佔基層家庭月入15%
  • ​衝突風險​​:聯合醫院去年因按金糾紛發生32宗投訴,較前年增40%

改革方向初步構想

公署調研將評估三項改良方案可行性:

  1. ​電子押金系統​​:掃描器材二維碼自動退還至登記帳戶
  2. ​授權機制擴容​​:允許書面授權親友代辦,同步接受警方報失紙替代收據
  3. ​分級押金制​​:依借用時長彈性收費,短期借用(<7天)減免50%按金

醫管局回應稱將全力配合調查,業界透露九龍西聯網已試點「押金豁免計劃」,長者及綜援人士可簽署承諾書免押金借用基礎器材。社福界立法會議員狄志遠支持改革:「器材回收率達98%,不應讓行政程序窒礙復康支援。」

國際參照顯示,新加坡中央醫院採用「信用積分制」,連續5次準時歸還可永久免押金;英國NHS則透過慈善基金承擔押金風險。申訴專員公署預計9月提交最終報告,重點建議將納入醫管局2025年度服務改革綱要。

​投訴渠道​​:
市民可透過公署熱線(+852 12345678)或網上表格,提交輔具借用不便經歷。

Leave a Comment

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.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*

Scroll to Top
Scroll to Top